此情此景,捷克哈維爾的經歷,應該重溫。
哈維爾早年是一名真・文青,投身布拉格ABC 劇團後台工作,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、寫劇本,逐漸卓然成家。在1960年代,哈維爾劇作公演後廣獲好評,在當時還未分裂的捷克斯洛伐克、乃至整個歐洲文學界嶄露頭角。「布拉格之春」是捷克文青共同的痛,期間哈維爾發表了不少反權威作品,蘇聯鎮壓革命後,也成了迫害對象。在整個1970年代,哈維爾的作品被政府封殺,人被發配至酒廠工作,又被秘密警察監視,更一度入獄。這些經歷,與劉曉波確有一定想像。
此情此景,捷克哈維爾的經歷,應該重溫。
哈維爾早年是一名真・文青,投身布拉格ABC 劇團後台工作,業餘時間從事文學創作、寫劇本,逐漸卓然成家。在1960年代,哈維爾劇作公演後廣獲好評,在當時還未分裂的捷克斯洛伐克、乃至整個歐洲文學界嶄露頭角。「布拉格之春」是捷克文青共同的痛,期間哈維爾發表了不少反權威作品,蘇聯鎮壓革命後,也成了迫害對象。在整個1970年代,哈維爾的作品被政府封殺,人被發配至酒廠工作,又被秘密警察監視,更一度入獄。這些經歷,與劉曉波確有一定想像。
發表迴響